對于我們的一般的雞苗養殖戶來講,雞舍環境的把控,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小編根據自己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給大家整理編輯了以下的文章,可供大家參考:
1.溫度
育雛舍在進雛前的溫度要比正常溫度高出1.0-1.5度。1-3日齡的雛雞所需溫度為33~34度,前3天為恒溫,以后每星期降3度。懸掛的慍度計應該能 準確反映舍內溫度。雛雞在安靜環境里,應該是很放松的側臥在床鋪上.四肢伸展。如果溫度適宜時,雛雞表現活潑好動,食欲旺盛,夜間睡眠安靜.而且睡姿伸展舒適,雞群疏散,均勻俯臥;溫度過低時,雛雞表現頸翅收縮,行動遲緩,夜間睡眠不安.常發出尖銳的凄叫聲,并且密集靠攏熱源,甚至相互積壓扎堆造成死亡。在溫度過低或受賊風侵襲的情況下,易引起雛雞腹瀉,誘發白痢病蔓延,健康狀況不良,影響育雛效果;溫度過高時,雛雞遠離熱源,精神懶散,張口喵氣,食欲不振,大量飲水,生長緩慢,干瘦且羽毛無光澤。
2.濕度
雛雞出殼后10日齡內,育雛室內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適宜的濕度會平衡雛雞的飲水量,避免出現暴飲和脫水現象.也會很好地保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減少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的發病率。
10日齡以后,由于雛雞呼吸和排糞量以及墊料含水量增加,育雛室內比較潮濕易造成雛雞羽毛污穢,食欲不振,誘發球蟲病。所以,此時育雛室內的溫度應低一些,相對濕度控制在55%左右。
3.空氣
空氣應該保持新鮮,舍內沒有塵埃,氧氣濃度達到21%。氨氣濃度低于每立方米10毫克,硫化氫濃度低于每立方米2毫克,二氧化碳濃度低于每立方米1 500毫克,總細菌數低于每立方米25 000個。
4.光照
光照可促進雛雞的采食,飲水和運動,有利于生長發育。培育雛雞的光照制應當是,出殼后3天內,因其視力弱.為保證采食和飲水,一般采用每晝夜 23~24小時光照;從第4天起到育雛結果,每晝夜8小時光照.夜間一般不再補充光照。
以上的文章是由我們的渭南市興塬禽業有限公司小編為您傾情帶來雞舍環境得控制條件,僅供參考,具體的相關措施,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上一篇:闡述陜西蛋雞飼養應注重光照管理
- 下一篇:養雞從贍養雞苗開始